公司斩获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多项荣誉

日期:

2025-11-18

点击次数:

  近日,由工信部人才交流中心主办的第八届“优路杯”全国BIM技术大赛获奖名单正式揭晓,公司凭借在BIM领域的技术积累与创新实践,斩获金奖1项、铜奖1项、优秀奖2项。

  作为全国BIM领域具有权威性的专业赛事,本次大赛汇聚了行业内众多优秀企业与标杆项目,公司在本次大赛中实现金奖突破,充分体现了公司在数字化技术研发与工程实践融合领域的核心竞争力,为后续技术深耕与市场拓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本次获奖项目涵盖水运工程、路桥工程及生态环境治理等业务板块,体现了公司业务的多元化发展与协同创新能力。下一步,公司将持续强化在BIM技术等关键领域的攻关力度,进一步深化数字化转型与绿色低碳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以优质的工程成果与技术服务,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获奖项目介绍:

1.三峡通航船舶秭归旧州河锚地建设工程EPC项目全生命周期BIM应用

  奖项:金奖

  牵头单位:中交希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工程位于三峡库区,水文环境复杂,具有水深、岸陡、岩石强度高、水位变幅大等特点,针对三峡库区复杂的施工环境,结合大变幅水深下高桩施工面临的现场管理需求,项目整合 BIM、物联网、云计算、AI等数字化 技术,构建互联协同、智能生产、科学高效的锚地建设工程BIM项目管理平台,贯通设计、施工、运维全周期数据。设计阶段利用 BIM 开展结构分析与性能模拟,优化方案;施工阶段融合 AIS、北斗及 AI 提升管理效率,以 BIM+GIS 实现水上施工安全质量管理可视化。

 

2.BIM技术在G240四湖总干渠特大桥设计中的应用

  奖项:铜奖

  牵头单位:路桥工程事业部

  项目简介:本项目全线位于监利市境内,路线自北向南。路线起点位于新沟镇北的新沟大桥南桥头,路线终点位于莲福村与G240监利县毛市至红城段相接,路线全长25.167Km,是一条集散型一级公路,设计时速80/60km/h,按双向四车道设计。本项目通过BIM协同设计,解决了公路项目特大桥的设计难题,建立了一套适合公路特大桥的设计流程和方法。利用BIM技术对桥梁上下部结构施工可视化交底,简洁直观地指导一线工人,减少桥梁施工过程中的事故发生率,保障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3.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航道工程9标施工阶段BIM技术综合应用

  奖项:优秀奖

  牵头单位:中交希迪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项目简介:本项目针对平陆运河工程规模大、周期长、协调复杂等难点,构建了BIM智慧建造平台,实现了建设、监理、设计等多方协同管理与数据共享。平台通过BIM模型划分标段,实时展示合同价、完成量与结算价的三线对比,实现进度、质量与安全风险的动态精细管控。创新应用方面,运用虚拟建造技术制作工艺视频,提升可视化交底效果;融合物联网、北斗等技术,实现工程信息数字化监管与追溯;引入挖掘机引导系统,将施工数据孪生至BIM模型,提升施工智能化水平;集成视频监控与AI识别,强化安全预警能力;推动档案无纸化与结构化,实现全过程数字化交付。平台应用以来成效显著,土石方开挖巡查效率提升超10倍,船机调度效率提高20%、创效约100万元,AI智能监控节约人工成本294万元,虚拟建造推动交底周期缩短30%,有力促进运河经济价值提前发挥。

 

4.雄安新区孝义河河口湿地水质净化工程总承包项目BIM技术应用

  奖项:优秀奖

  牵头单位:水务环保工程事业部

  项目简介:本项目作为雄安新区重点生态修复工程,采用“前置沉淀生态塘+潜流湿地+多塘系统”体系,总占地面积约2.11km2,总投资4.3亿,日处理水量20万吨。项目通过BIM技术实现了从设计、施工到运维的全生命周期管理,有效应对了工程内容多、工期紧、科技要求高的挑战。同时,创新性地融合了物联网与大数据技术,构建了先进的CIM平台,实现了智能化施工、智慧化运维。BIM技术在本项目的集成应用不仅提升了工程质量与效率,提升了区域生态环境质量,更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了宝贵的实践经验和示范效应,为雄安新区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推荐阅读